教育再公共化聯盟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基本介紹
壹、基本說明:
一、釐清與界定
- 青年:18~35歲的我國國民
- 青少年:12~18歲的我國國民(第五類高中:15歲以上)
- 兒童:6~12歲的我國國民
- 幼兒:0~6歲的我國國民
- 待定向青少年:現有國民教育法、高級高中等教育法、大學法所設定的體制教育,難以提供學習協助,幫助他們:「讀懂世界、改善生活、探索生涯與職涯、自造出公民素養」的青年及青少年,例如:中離生、中輟生、法院安置青少年、高關懷學生、對未來生涯發展還疑惑…等。
- 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:能幫助待定向青少年「讀懂世界、改善生活、探索生涯與職涯、自造出公民素養」的社會協助、心理或輔導協助、學習協助。
PS.「自造出公民素養」是指透過自主探究,逐步塑造自己的公民素養。
二、本組長期目標:
- 形成能自組織且協助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的長期網絡,其中包含:聯結相關政府部門、非政府組織、海外友人、其他友軍善的優良界面;支持各項協助工作的資源。
- 透過待定向青年的帶來給我們教育上的省思,進而提出第五類高中之規劃,進行改善各種協助待定向青少年的方法和內容。(依照2022年教育部統計,現今高中休學生(各式原因)約有5,000餘人)
- 對待定向青少年參與高中的教育方式及教育內容選項,進而改善台灣社會對待定向青年的觀感及暸解。(輔導室轉介學生: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)
三、本組現階段目標:
- 招兵買馬:招募關注「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」的社會人士及友善企業組織,形成執行力。
- 修法:推動修改《高級中等教育法》新設立第五類高中:生涯發展高中。並反駁將「待定向青少年」分割與分化的治理思維。
- 起草課綱:起草適合「生涯發展高中」的軟性課綱。先求與國教院合作,若無法取得合作,號召各方達人共同起草「生涯發展高中」課綱。
- 建置資源池:建置並發展「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資源池」。(公共公開化網站)
- 轉介學習資源:協助學校輔導室轉介待定向青少年學習資源。
貳、推動設立「生涯發展高中」
- 目前高中已無入學年齡限制,但生涯發展高中仍以招收18歲~24歲的青年為主。
- 幫生涯發展高中老師找一個遴選制度,領證教師和獨立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來當老師。
- 課程規劃:
- 基本主題 (50%):溝通、數字管理、科學與生活、公民、藝術、與AI協作
- 多樣的學習方式:有實體上課,也有線上課程。無界學習:以台灣為一所沒有屋頂的大學校。
- 學習者高度參與學習治理。
- 大量的群學/處處都有學習社群:班內有組,學校是班的聯盟(班本而非校本)。
- 鼓勵公辦民營。
參、近期活動
- 拜訪國家教研究院課程中心,討論民版「生涯發展高中課綱」
- 舉辦獨立教育工作者博覽會(8月)